您当前位置:首页 > 端砚欣赏 > 古代端砚>正文

《华喦、张子祥玉台作画》砚

中国端砚网 中国端砚网2013-04-27 09:59:37     点击量: 字体:

清-华喦、张子祥作画砚01.JPG

《华喦、张子祥玉台作画》砚       年代:清代

清-华喦、张子祥作画砚04.JPG

《华喦、张子祥玉台作画》砚砚背拓片       年代:清代

 

该砚为老坑靓石料所制,石色青灰微带紫蓝。砚高24厘米、宽15.3厘米,厚2.5厘米。石质上品,布有玫瑰紫、青花、额毛氄青花、鱼脑冻、火捺、金线和朱砂斑等石品花纹。砚作长方顺水淌池式,砚唇四边雕“蚕扣纹”。砚背镌刻梅树图案,题铭“梅花初绽处,幽鸟弄佳音。”署款“新罗山人”。新罗山人者,名华喦,字德嵩,号秋岳、又号新罗山人、新罗生、白砂山人,别号东园生、布衣生,福建上杭人。生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卒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华喦少年时已酷爱绘画,在他的山水、人物、花鸟画中,以花鸟画最负盛名,画禽鸟能将蓬松的羽毛玲珑剔透地表现出来,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他画人物的成就也很突出,山水画亦不拘一格。华喦在扬州卖画时间很长,除替人作山水、花鸟和人物故事画之外,还在寺庙祠堂里画壁画。工书法、善诗文,是位多才多艺之人。七十一岁定居杭州,自喻“飘篷者”。著有《离垢集》、《解弢馆诗集》存世。

这方“梅雀图砚”在华喦离世百年后,辗转为书画家张子祥收藏。张子祥,名熊,字子祥,别号鸳湖外史。生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卒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尤擅大幅牡丹,屏山巨嶂,兼作人物、山水,他精篆刻,八分乃其强项。张氏喜收藏,生平收藏金石、书画甚丰。张子祥得此砚后,请其友费丹旭在砚之两侧壁题了铭文:“玉台韵事胜管赵,仙郎擅画妻写照,张家自昔有风流,传神岂独丹青妙。”铭中“玉台韵事”一句,是指私房中丈夫用其爱妻的玉台和砚为妻子画像。第二句之“仙郎”则是爱情故事中俊美的青年男子,与妻子相敬如宾,为爱妻写照画像。第三句是说张家(应指张子祥)从前以来一直有着超逸佳妙的风流韵事。“传神岂独丹青妙”这句含蓄地刻画出人情意态这种技巧不单只是绘画才有。铭款“费丹旭为子祥大兄铭”。铭者费丹旭,字子苕,号晓楼,别号环溪生,乌程(今浙江湖州)人。生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卒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其父善画,费丹旭自幼受父影响,加之天资聪颖,能诗文善书画。曾流寓江浙、上海等地,以画为生。擅仕女、人物,尤精写照,所绘肖像人物形象逼真,生动传神,仕女体态轻盈,婀娜多姿,并工山水、花卉,也作诗词。著有《依旧草堂遗稿》、并有《东轩吟诗图》、《姚燮纤绮图像》、《果园感旧图》等传世。

此砚古雅、朴实、大方,所雕物象生动,形神兼备,立意简朴高雅,线条细腻、婉转、流畅,用优质紫檀木精制天地盖砚匣与之相配,使之更显贵重高雅。华喦、费丹旭两位书画名家所题铭文书法功底深厚,每字起笔落笔出规入矩,遒美健劲。这一小砚,把雕刻、绘画、书法、篆刻融于一体,十分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