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河图洛书》砚(正面) 年代:清代 《朱彝尊河图洛书》砚(背面) 年代:清代
此砚为绿端石所制,色青绿微带土黄,石质细腻、幼嫩、润滑,长15.5厘米,宽15.4厘米,厚3.8厘米。砚面作井字走水形,雕刻“洛书”图案,砚背雕一神龟驮“河图”。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散见于各种史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伏羲氏时,由于其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畜家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一龙背马身神兽,背负一图,从黄河中出来,伏羲氏便根据它画出了图样,谓之“河图”。接着,又有一神龟负书从洛水出现,伏羲氏便用符号表示图书,遂据以画成了八卦,这就是《易·系辞上》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另又有载:夏禹治水时,在洛水发现一只大龟,龟背上有许多纹理,夏禹便以它为文字,写成《九畴》一书,谓之“洛书”。“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表示太平时代的祥瑞。此砚所雕之神龟形态生动,海浪、云层均雕刻精细。砚左侧镌隶书铭:“老夫归墨田,相思独著书。”署行楷款“七十三叟朱彝尊”。从铭中可知,朱彝尊题该砚铭时已七十三岁,距离其去逝世只有七年,由于帝制时代官吏退休称作“归田”,故“归墨田”即为退休后以砚作田来从事笔耕。“相思独著书”意为作者退休居家后在回忆追思中专事于学术著述。此铭下钤“竹垞”印一枚。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其主要著作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编有《明诗综》、《词综》等。 这方“河图洛书砚”制作精细,凝重敦厚,古雅脱俗,所雕图案活灵活现,气韵生动,且配有做工精细之酸枝砚匣,故无论从收藏者的历史影响或砚质、雕工、内涵上来看,都是极其有分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