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端砚欣赏 > 古代端砚>正文

《眉形抄手》砚

中国端砚网 中国端砚网2013-01-18 15:29:49     点击量: 字体:

宋代眉形抄手砚.jpg

年代:宋代

 

砚面长19.5厘米,宽11.8厘米;砚背长19.2厘米,宽11.4厘米;高3.9厘米。       
砚堂平而浅,砚池呈“眉”形,深而陡直,池底略成弧式,两上角也略成弧线,其形制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文房四宝(纸砚)》24页所录“歙石抄手砚”之砚面仿佛不二。
砚背做抄手式。
砚面大于砚底,即通常所谓之“四侧内敛”。宋人云:“以平直斗样为贵,得美石无暇必作此样”。
砚面周边有斑斑墨痕,于自然的剥蚀处隐现,更显古趣!砚边及砚额各有一条浅细直线,直阴线至外缘部分有浅线刻水波纹图样,刀法娴熟,节奏明快,虽有自然的剥蚀,但仍依稀可见。

该砚做工精细考究,线条简捷明快,挺拔流畅。细细把玩,竟有形制,石质,石品,铭文四绝可叹:
砚两侧为等厚之两墙足而内敛,此为典型宋砚特征,且极为罕见!闲暇之余,或鼓刀追摹,或精心修复,每折服于先贤对线条的拿捏,徒增:“加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之慨!此一绝也!

该砚石色通体紫红匀称。砚额稍右处及砚首前侧面近砚背两处,可见若绿豆般之青脉。两处青脉,前处稍长,与紫红相交。后处稍弱,且有青蓝色环之与紫红相接。砚之右墙足外侧有一长两厘米弱,宽一毫米之淡紫色条带。石品丰富多彩,此二绝也!

石质结构似板页状,“手试若熬釜涂蜡也”(朱彝尊语),肌腻温润,滑如童肤,触手而水滋。炎夏关闭空调后,现水雾包裹之状,可谓“泉生其中”矣!“春渚纪闻”中赵子立所得“涵鱼”之石许不过此砚。吾之幸在得,赵之误在失也!后与砚友论及此砚,曰:“此砚石质当为导电之物也。”随即取“万用表”测之,确也!除该砚具些微导电功能外,其它水岩,麻坑,眉子坑,澄泥等诸砚皆无此能。兴奋之余,致电调侃道:“兄料事如神,可称‘半仙’了!”相较旧藏之“水岩”,此质过矣!惜产地未详,以石质之罕,寻诸米芾《砚史”》,高似孙《砚笺》,等均未见著录,此为三绝也!

该砚虽历近千载,除左墙足前端与砚额相交处有一公分许之轻微小伤外,其余完好如故,足见其过眼者深爱之切。砚背抄手处虽有磨损,但隐约可见断续之细线刻行书铭文。铭文之首行可辨:“汝南……大……祥……元年……”。“汝南”,郡名。汉高帝四年置。后经东汉,晋,隋开皇初废。唐复改“汝南郡”,至金废,以后不复存也!另:由其字距初可断为“大中祥符元年”之款识也。此砚有铭文,以规格尺寸当实用之器,其四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