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浅说 李伟生
“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银行家,而是收藏家”,“宅有书画名砚家不穷”,世界上很多人都这样认为的,于是当今很多有眼光、有远见的企业家,成功人仕都投资于艺术品的收藏领域,以期达到提高自己和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文化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而最终达到增加企业的收益和抗风险能力。 构成个人或企业的财产结构,也不过是三个领域,房产(硬件),股票和有价正券(包括钞票,黄金)和艺术品,房产或会因时间长久变残旧,款式过时和街区变冷落而贬值,股票或会因时势而下跌使价值下跌,钞票和黄金更会因汇率波动,通货膨胀而使其价值下降,而只有艺术品近十多年都一直疯升,十年前价值十万元的艺术品而今已升至百多万元,而且其每日都在上涨中,现在世界经济最强盛的国家是我们中国,且中国经济尚每日在增强中,所以,艺术品的交易中心正向中国转移,有权威人仕预言,十年后,中国将是世界的经济中心和艺术品的交易中心。 收藏高档的艺术品风险较少,特别是东方艺术品,其保值和增值的能力都相当高,因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尚处在萌芽阶段,很多艺术品价格都如普通商品价格一样,只是其成本略高点点,根本达不到其应该的价格,也就是艺术品价格,所以其投资的潜在回报率是相当高的。 端砚是东方艺术品的一种,它最富艺术感,千百年来,它或为贡品而呈献皇家帝室,或为文人墨客、达官富贾,成功人仕宠爱而欣赏收藏,或将它当最贵重之礼品而相赠往来,国礼品,省市礼品非它莫属,用它办事更可达事半功倍之效果。端砚在中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带早已家喻户晓,特别是老坑名砚和坑仔名砚,很多人梦寐以求为一方名砚而奔波数年,偶得一方佳砚或大砚就轰动其所有亲朋,为一睹该砚而使门庭若市,其如痴如醉、留连忘返之情实难以形容;端砚不同于其它艺术品难以保管,它是稀有石头雕造,不会因保管不周而霉变成废物,也不会有第二方相同的端砚,且因资源已枯蔼物稀而贵,雕刻佳砚,名砚不易,绘画和雕刻功底须浑厚,非十多年的学艺时日不成,现世上名符其实有真功夫的砚雕家实扪指可数的,所以世上老坑坑仔因其石质甚佳,雕艺精良之极品端砚是极少的,馆藏中和市面上多为泛泛之物,求一方佳砚,须藏家多跑,多想,多看,多比较,要使你的资产不会因时势贬值和子孙后代记着你的功德,收藏极品端砚就是最佳选择。 端砚石质细腻、娇嫩、温润、致密、坚实、石品丰富多彩,它或有晶莹可爱、精美绝伦的石眼;或有微细如尘、隐隐浮出的青花;或有生气团团如澄潭月漾的鱼脑冻;或有嫩净一片似柔肌凝脂温泽的蕉叶白;或有像秋雨乍晴、蔚蓝无际的天青;或有洁白如蛛网、纵横密布的冰纹;或有像马尾临风、细缕丝丝的马尾纹;或有如紫气围之、艳若明霞的胭脂晕,金线火捺等。 端砚石料经砚工细心选材,精雕细镂,制成之砚外型古扑,流畅、大方自然,变化多端,或方、或园、或随形;花款更是构思巧妙、细腻潇洒,以龙凤砚、故事人物砚、山水砚、松梅竹三友砚、百翎走兽砚、花卉砚、瓜果像型砚、仿古砚、阑亭砚等为主,使端砚更耐欣赏,艺术感强而值得收藏。 端砚石材产于广东省肇庆高要斧柯山之羚峡一带,在高要金渡镇端溪一带就有老坑岩、坑仔岩、麻子坑岩、宣德岩、朝天岩;古塔岩;其他地方有梅花坑、宋坑、白线岩、绿端等。 老坑岩在高要金渡镇端溪东北畔、开采于唐朝,岩洞深约百六米,向西北方已延伸到西江河底,其洞口夏季被洪水所淹,祗有大旱之年抽干洞中积水方得二三个月时间开采,挖掘十分困难,该岩封建时代为皇家专用,俗称皇岩,派太监督采,很少流入民间,清朝后未有开采,直到七二年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由国务院拨巨款,经几年挖掘才重新开采出斯材,近年该岩已无砚材开采,祗民间尚有小许砚料留存,所以更名贵,价与日升。 老坑石质最好,最细腻娇嫩、温润坚实、石品丰富多彩,几乎含有几十种端砚的所有石品,其石色偏蓝略带紫,石品主要有青花、天青、鱼脑冻、蕉叶白、火捺,马尾纹,冰纹金银线是其祗有石品,石眼深绿色,有晴。但很稀少,也偶有白色的,砚体凝重而轻,叩之无声,质刚而柔,久磨锋芒不退,发墨最快,最好,也因其砚料最稀少,所以它最名贵。 坑仔岩位于老坑岩洞口以东南约四百米的半山腰上,开采于宋朝,其石质幼嫩,温润、坚实、石色青紫带赤,石品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等、石眼绿中呈黄色,有晴,石眼较多,大小不一的,其发墨稍逊于老坑砚,该砚材现亦已采绝,其砚价约为老坑砚十分之一。 麻子坑在离老坑四里之遥的东南方,洞口有多个,在离溪底约六百多米的陡峭崎岖的山腰上,是清乾隆年间一陈姓麻子砚工所发现,其石质高洁,娇嫩,致密、坚实、石色偏蓝,近似老坑,但多虫蛀,石品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石眼碧绿,有晴,该砚与坑仔砚并列而胜于坑仔砚,遇佳石可与老坑砚媲美,该砚材亦已采绝。 梅花坑砚料产于高要沙浦西岸村至典水村背后一带的山上,岩洞一般不深,其砚材石色灰白微黄带有纹,石眼较多,石眼亦较大,长圆型的,有晴,石眼黄白色或微绿色,梅花坑砚材石质虽温润娇嫩但不及坑仔砚,发墨不及宋坑砚,但由它多眼,密眼有特色而胜于宋坑,砚价低于坑仔砚。 宋坑在端州北岭山一带,于宋朝开采而故名,洞口有多个,每个洞石色不同,其石质也温润,致密,石色紫如猪肝,凝重而浑厚,石品有猪肝冻,火捺,石色绿色,无晴不美观,也较稀少,其砚发墨快,砚材资源丰富,产量较多,容易开采,是低档砚的主要原料。该砚亦是产量最多,最实用的低档砚。 上列为最有名气的五种端砚,古代称五大名砚,但其他各坑岩的砚材都有其各自特色、各坑岩都有难得的名贵佳砚,在此难以一一详说,唯有诸君根据各自爱好和经济能力而寻觅收藏,馈赠亲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