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砚都”品牌 做强做大端砚文化产业 王建华 (2004年10月)
2004年9月5日,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广东省肇庆市“中国砚都”称号,这不仅是肇庆的荣誉,也是广东省的荣誉,是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大市”的重要品牌。端砚是我国文房四宝之一,名列众砚之首,被誉为中国“国宝”,是我省最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产品,肇庆的形象品牌,端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端砚文化如何产业化,端砚文化有那些内涵,端砚文化旅游项目如何开发,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在此,我就端砚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淡谈自己的想法,并借此文抛砖引玉。 一、端砚文化的含义 端砚自唐初问世以来就以优良的石质成为中国石砚文化的代表。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端砚经历代帝皇将相、文人雅士和劳动人民的使用把玩,付予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端砚文化体系。现在端砚的实用功能虽然已经淡化,但端砚的收藏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却日益受到人们重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享受后,更要追求精神享受,而弘扬“国粹”“古为今用”是中国人自古形成的优良传统,近年来,端砚的市场已从日本、台湾等地转到中国大陆,销售量在逐年大幅上升,端砚已逐渐被人们视为身份、财富和文化的象征。 “端砚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它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多个领域。根据端砚文化的属性划分,大致可分为“硬件”和“软件” 两大体系。“硬件” 体系是把展现端砚文化内涵与发展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建设独具特色的端砚开采、制作销售和历史典故文化旅游产业实体。而端砚文化的“软件”开发,既是打造“中国砚都” 品牌效应的基础保证,又是做强做大端砚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其“软件”内容主要有小说、词诗、戏剧、图书、影视、音乐、歌舞、书画、雕塑、音像制品等文学艺术作品,另外还有端砚的信息化、端砚教育、端砚社会活动、端砚宣传等。 二、以端砚文化为依托, 建设端砚文化旅游硬件体系,把肇庆建成中国砚文化旅游基地 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可以通过文化设施的规模来体现,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肇庆,端砚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发展端砚文化产业,要以展现端砚文化内涵为主线,结合我市文化设施建设和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端砚文化旅游硬件体系,力争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砚文化的旅游基地和文房四宝等文化商品的集散地。根据端砚历史文化的史迹线,可建设 端砚千年开采文化旅游景区 、 砚洲包公廉政教育文化旅游景区 和 中国端砚文化村旅游景区 三大板块。 1、端砚千年开采文化旅游景区 把该景区建成以展现端砚千年开采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科普基地。西江羚羊峡南麓斧柯山是出产端砚石的主要产地,老坑、麻子坑、坑仔岩就位于这一带。这里曾开采过几十个砚坑,形成了独特而又神秘的端砚千年开采文化。把斧柯山一带规划成“端砚开采和地质科普文化旅游景区” ,可结合羚羊峡景区开发一同规划。羚羊峡是古端州八景之一,峡内既有长江三峡的险峻雄伟,又有岭南山水的秀美英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图画,这是我市最值得开发的旅游景观之一。 在该景区可建设砚坑码头、牌坊、广场、端砚石地质和开采历史博物馆(内容有介绍砚石地质构造、砚石特点、砚石样本,各砚坑开采历史介绍,展示开采工具,典故传说等);恢复太监庙,立张之洞塑像和“张之洞为开采砚石以备贡品事案”碑,名人赞端砚摩崖石刻;在所有开采过的砚坑洞口建亭立碑,介绍各砚坑历史;在老坑、麻子坑、坑仔岩三大名坑洞口,按照唐、宋、明等朝代建筑风格建设监采砚石班房,用于游客入洞参观和开采砚石管理之用;在最高的山顶建端砚纪念塔,在斧柯山和羚羊山之间建过江缆车,滑草场等。开办砚坑探秘旅游是该景区最大的特点,游客入洞参观开采砚石,洞内布置充满神秘感,恢复古人采石场面,游客在洞内可参与开采,还可拾废砚石刻上名字作纪念(收费)。 2、砚洲包公廉政教育文化旅游景区 该景区以展现包公廉政形象和农业观光旅游为主要特色,力争建成我省的廉政教育基地。“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这是颂扬宋代名臣包公在端州任职三年离任时,不持一砚归的清廉之风。“包公掷砚”的传说为我们发展砚洲包公廉政教育旅游提供了内容依据。传说鼎湖区砚洲岛就是包公掷砚所形成的,砚洲岛面积约有四平方公里,可以全岛规划旅游区。岛上可建设包公塑像广场,扩大清朝包公楼规模,建设“包公廉政教育”展览馆,坐包公船游西江,沙滩游泳场,建设环岛公路、码头等,岛内广植水果树,开放农舍。 砚洲岛现保存有清代文化名人陈焕章的“励刚私塾”和“陈家祠”古建筑。“励刚私塾”牌匾是康有为的亲笔题字,有多块清代用端砚石刻的皇帝赐封石碑,另外还有“罗家祠”等多座清代民国建筑。清朝两广河道总督苏廷魁、清乾隆年间最老的进士谢君祚、清代文化名人彭泰来、中国台湾中央科学院院长吴大猷、香港前文康司司长苏耀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当代著名画家陈英明、著名书法家卢有光等都是鼎湖广利、砚洲人。这些都是很值得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可设立乡土名人寻踪展览。 3、把“中国端砚文化村”建成中国砚文化旅游基地 作为端砚文化“硬件”体系的第三大景区,就是在肇庆市黄岗镇一带,建设“中国端砚文化村”景区,把该景区建成中国砚文化旅游基地,“中国砚都”标志性文化旅游景区。 肇庆市黄岗镇是端砚的发祥地,当地村民保留了端砚传统的制作方式,端砚作坊保存完整。“中国端砚文化村”景区以砚村历史风貌为依托,以端砚生产、制作和销售为主,争取国内其它砚种和文房四宝等文化商品入场经营。把“端砚文化村”建成融购物、砚村风俗旅游、作坊展览,举办砚文化活动的中国砚文化旅游基地和砚文化产品集散地。 该景区可建设标志性广场、端砚展览馆、端砚文化旅游购物街、中国砚文化博物馆、端砚历史名人塑像群、名人墨宝碑林、中国历代名砚林、中国砚文化公园、唐宋元明清各朝砚村风俗展览、旅游码头等;村道可用端砚术语命名,小路用端砚碎石辅砌,在规划中要突出景区“亮化”,使“文化村”的夜晚成为肇庆的“文化不夜城”。把“中国端砚文化村”建成“中国砚都”标志性景区。 三、挖掘端砚文化内涵,打造“中国砚都”文化品牌,建设端砚文化“软件”体系 挖掘端砚文化内涵,打造“中国砚都”文化品牌,是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大市”的重要内容。端砚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要做强做大端砚文化产业,发展端砚文化事业,端砚文化的“软件”建设至关重要。根据国家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文房四宝的要求,明年将授予肇庆“中国砚都”荣誉称号,这为我们打造端砚文化品牌创造了有力条件。我们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做大“端砚文化”这篇文章,打造独具特色的端砚文化品牌。 1、举办“端砚文化节”是打造“中国砚都”文化品牌的重要手段之一。“端砚文化节”是以端砚文化旅游为龙头,全面带动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旅游节日。把这个节日作为“文化大省”和“文化大市”的文化旅游品牌来经营,通过“文化节”带动我省特别是我市旅游业、文化业、商业、饮食业、交通业、信息业、物流业等产业链的发展,就像“大连时装节”“维坊风筝节”一样,把“端砚文化节”打造成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旅游节日。 2、培养端砚人才,壮大端砚艺术创作队伍,不断提高端砚作品的艺术价值。端砚的艺术创作历来以师承为主,艺术水平发展缓慢,名师寥寥无几,这与端砚的“国宝”价值形成了巨大反差。为了扭转现状,还“国宝”本来面目,适应现代人收藏需要,一要把专业艺术人才引入端砚创作;二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端砚艺术创作大赛、评定职称、举办展览等方式提高现有端砚制作人员的艺术创作水平;三是端砚教育进入学校,让肇庆人从小接受端砚教育。在中小学的乡土教育中,增设端砚知识教育课,用一两天时间使每位学生接受端砚基础知识教育,在中专和技术学校开设端砚雕刻艺术专业班,为端砚生产企业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在肇庆学院开设端砚艺术创作专业,培养高水平的端砚艺术创作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端砚教育进入学校,对于端砚的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宣传推广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3、肇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数字肇庆”,这为“端砚文化”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资讯平台。把传统的端砚文化融入到现代信息社会中,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端砚文化”信息产业,能大大促进“端砚文化”的传播,培育端砚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端砚收藏队伍,促进端砚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体系中。 4、举办“端砚文化、肇庆风情”国内外巡回展,树立肇庆“文化大都市”形象。我们有计划地在国内外开展“端砚文化、肇庆风情”推广活动,所到之处,展示肇庆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展示肇庆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新成就,举行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活动,举办端砚知识讲座;与当地媒体、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合作举办两地风情文化竞赛,两地互惠旅游等联谊活动。 另外,把“端砚文化”文学艺术创作纳入我市文化创作活动中,重点创作一批艺术水平高,传播力强的文学文艺作品;继续搞好鉴定端砚和发放“中国端砚鉴定证书”工作,并逐步把这项工作推向全国;把推介“端砚文化”作为我市导游业务的重要内容,使每位导游成为“端砚文化”的宣传员和传播者。当然端砚可开发的文化产品还有许多,在这我就不一一列举。 端砚石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稀有资源,保护利用好端砚资源是保障端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端砚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与我们先辈的保护息息相关。为确保端砚的长久发展,政府要严格管理端砚资源,限量开采,少出高价。 纵观端砚千年发展史,目前已经进入我国砚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具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有端砚生产厂家近60家,家庭作坊300多户,近万人从事端砚及相关产业。年销售端砚不下十万方,产值近亿元。端砚无论是社会影响、文化底蕴、产业规模、发展潜力等在全国文房四宝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端砚的社会需求也会大幅增加,这为端砚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在广东省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把肇庆的端砚文化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内容之一。张德江书记在参观肇庆端砚陈列馆时指示一定要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作用,做强做大端砚文化产业。肇庆新一届领导班子已经把端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纳入建设“文化大市”和“旅游强市”计划中。肇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肇庆市端砚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和端砚协会,负责规划和实施端砚文化产业。肇庆市委书记林雄提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跨越发展,把肇庆建设成为花园式、生态型、现代化大城市。相信随着“中国砚都”称号的获得,“端砚”这颗千年明珠,中华瑰宝,必将再次对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重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