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端溪风流>正文

砚都梦(作者:沈仁康)

中国端砚网 沈仁康2013-02-06 17:23:06     点击量: 字体:

砚都梦
记端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华
沈仁康

 

今年春节后,我因要写一本介绍端砚的书到肇庆采访,肇庆市委宣传部安排了端砚协会王建华秘书长来陪我。他带我走访了多位砚界大师、艺人,给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与王秘书长的交谈中,他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充满激情的跳跃式思维,给我描绘了一幅砚都发展的诱人蓝图。端砚这几年发展很快,知名度大增,我想这与他有一定关系。

“中国砚都”“端砚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端砚文化村”“中国端砚文化节”“肇庆市制砚名师”“中国端砚鉴定证书”“金奖端砚评选”……。近年来,这一连串声名远播的名字,都凝聚着王建华的一份心血。

2004年秋,在“中国端砚文化节”上,全国轻工业联合会陈士能会长将“肇庆市端砚事业贡献奖”的奖牌授予了王建华,这是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肇庆市人民政府、端州区人民政府第一次对长期从事端砚工作成绩突出的积极分子给予的表彰。他能获此奖,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有一个梦,他持之以衡,追求这个梦,实现这个梦……。

 

“中国砚都”落户肇庆

 

2004年9月5日,是端砚故乡肇庆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陈士能会长,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郭海棠会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将“中国砚都”的金字招牌交到了肇庆市委常委、市端砚业发展指导委员会主任顾作义的手上,全国唯一的“中国砚都”落户广东省肇庆市。

2003年底,王建华向政府建议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中国砚都”称号被采纳。通过考评,端砚以历史悠久、石质特殊、文化内涵丰厚、产销量及政府重视等在我国砚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全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力排众议,将全国唯一的“中国砚都”称号授予了肇庆市。在文化兴国的大潮中,“中国砚都”已经成为广东文化大省、肇庆文化名市的品牌。肇庆文化产业也借助“砚都”效应快速发展,以砚村、砚坑、砚岛为依托的“中国砚都(肇庆)端砚文化特色集聚园”也已初见端倪。

 

端砚协会——实现梦的平台。
 

2001年12月30日,王建华高票当选为端砚协会秘书长,从那一刻起,协会就成了他实现砚都梦的平台。

2003年,他把他的砚都梦写成了一篇上万字的《端砚文化发展建议》,递交给时任市委书记的林雄。《建议》阐述了端砚文化在我国、当地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规划建设砚村、砚坑、砚洲文化旅游基地,把肇庆建设成为中国砚文化旅游基地, 文房四宝产品集散地,文房四宝人才培训基地,南方著名的文化艺博园,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林书记对《建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加了批示。

王建华全情投入协会工作中。他组织出杂志、办网站,搭建起宣传砚都的平台;他推动政府评职称、评名师,使端砚人才评定工作走向常规化;他推动举办文化节、拜师节,力争打造端砚的节庆品牌;他推动全国砚展,开展端砚评奖,使端砚国内的知名度和价值不断提高;他组织成立端砚鉴定委员会,发放“中国端砚鉴定证书”,维护了端砚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树立了协会的权威性……。

2005年,端砚协会被广东省民政局评为广东省先进民间组织,端砚协会在国内外知名度与日俱增,在全国文房四宝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王建华也被选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肇庆市端砚及工艺美术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他没有辜负领导和业界的期望,他是一位有为的秘书长。

 

传播端砚文化的使者

 

20年的记者生涯,使他做起端砚文化推广得心应手。2005年, “端砚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作;2006年9月1日,由省、市质监局主持起草的《广东省地方标准——端砚》正式实施,为端砚的生产和鉴定制定了标准;2006年端砚入选《文房四宝》特种邮票工作,使千年端砚首次登上国家名片;全国第16、18、19、21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砚台评选他担任了评委;2002、2004两届“中国端砚文化节”他参与了策划组织;连续三年为端砚发源地白石村策划“中国砚都纪念伍丁先师宝诞拜师节”活动并担任主持人;2004年中央电视台《走进中国砚都——广东肇庆》文艺晚会,《中国端砚》画册、《端砚大观》专著,《中国文房四宝》杂志端砚特刊等等。他常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西江日报》、肇庆电视台等媒体介绍端砚文化;在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端砚的故事》、香港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栏目《端州石砚》电视纪录片中担任专家主持,为提高端砚知名度不遣余力。

2006年开始,他推动在当地大中小学校开展端砚文化图片展览,参观的师生达20多万人。2007年10月16日,他第一次走上大学的讲堂,为太原师范大学中文学院学生讲授端砚知识和端砚文化。他期望在不远的将来,书法及文房四宝教育能成为我国课堂国学教育的一部分,希望能经常在讲台上传授端砚文化。

在端砚文化村、砚坑紫云谷、各种文化展览会上,我们时常能见到他充满激情的向来宾讲述端砚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从李世民赐砚魏征到端砚的开采制作;从宋徽宗用端砚御书“肇庆府”到端砚发源地白石村的由来;从包青天不持一砚归到纪念伍丁先师宝诞拜师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郝建秀、陈至力,全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杨波等多位国家、省、市领导和媒体记者也都对他精彩的介绍留下难忘的印象。

几年过去了,端砚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端砚价格翻了几翻, 端砚人才辈出,端砚企业和作坊成倍增长,端砚文化产业链已基本形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使端砚产业快速发展,中国砚都的品牌日溢突显。目前,他又在筹备端砚联合文房四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动“中国砚都(肇庆)端砚文化特色集聚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规划出版“中国砚都端砚图录大典”,筹备举办“中华砚文化研讨会”等。他依旧是那么执着,充满着激情,追逐着那“砚都梦”……。我庆幸, 端砚界有这样一位秘书长,这是中国砚都的福气。

 

作者介绍:沈仁康,国家一级作家,原广东文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