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老坑佳石当以克论价 刘鸿伏(长沙) (2011年4月19日)
田黄、和田籽料及黄金,早已以克论价了。黄金作为货币升降的衡器以克论价别无话说,而田黄、和田籽料之以克论价,盖因其珍罕稀少,尤其田黄石早已宣告资源枯竭。世界上并非稀少都珍贵,也非多就不珍贵,稀少如巨奸大恶,人皆耻之;多如众生芸芸,生命却最珍贵。再珍贵的钻石、奇宝也不及人命值钱吧?当然 ,有时人命也有贱似草芥的时候。人类在文明发达、物资充盈的时候,奢侈品就成了推动力,比如现今的所谓盛世收藏热。收藏一热,就有前赴后继的有钱人开始为奢侈品血拼,我从来都认为文物古董艺术品均应划入人类精神层面的奢侈品范畴(当然也是物质层面的),一件乾隆疑似官窑瓷瓶,可以被少数暴发户加白痴血拼到一、二个亿。有老板被叫花子洗了脑,美女被拉板车的忽悠上了床,好官位被被秘书和坏人占了,钞票被贪官和奸商分了……,这就是现实了。有了巨款的白痴奋不顾身地追逐着美女和奢侈品,满足被欲望胀得发痛的空虚的糜烂灵魂,与此同时,一帮贪民也开始学会忽悠有钱的奸商和贪官,混个小钱,嫖点娼,喝点酒,把日子悠悠的过下去。如此这般,世界果然就一派盛世奇景了。 还是把话题引到正题上来,正题之外反正也一言难尽。若说笔者这文章的标题,原本也没什么哗众取宠的意思,只是有感于吾国一切资源都已被浪费破坏得接近消灭,我等如今吃的都是子孙饭,属最伟大的超前透支和消耗民族,不像美国人守财奴一样守着自己国家的一草一木,只花美金买别国的资源来用。就端砚而言,自然是当今资源话题之一,虽不关国计民生,却也如田黄、和田籽料一样成为收藏热中值得特别留意、关注的门类,端砚为四大名砚之首也是文房之首,其中老坑佳石又为端砚中第一,千年之降,名卿巨公,文人雅士,都喜藏之用之,片石千金,价比连城,已是古有定论。采老坑石之艰苦,及资源之稀少,亦是古有定论。前者有古人诗句“可抵秦人十五城”,后者有“千夫挽绠,膏火下锥”描述。况且如米芾、苏东坡之流,嗜砚如痴。米则因爱皇帝御案上的极好端砚竟敢于耍小心眼赖了皇帝的砚,而且他还用一座宏大的园林换来了一个前人的砚山。米老真爱砚,一千年前他就晓得老坑端石是稀罕物,后知五百年以上呵。老坑分大西洞和水归洞,此二洞之极品从来都价胜田黄、和田玉,如民国时大藏家徐世章买老坑端砚动辄三五条黄鱼(金条),有的甚至上百条黄鱼。他讲过,如果用他买端砚的钱来买钻石,可以买回一箩筐。老坑历代都有开采,获石有限,佳石绝少。到了张之洞开的张坑,石料虽佳,却接近枯竭,解放后政府来采,设备极现代,却每年仅得石料几万斤,得上品砚三、五十方而已。后来终于无法再来开采,石脉已尽,只好封洞完事大吉。老坑端石资源最后的结果和田黄一样,又被这个泱泱大国消灭了。想想吾们政府当初每年开得数十方好端砚,基本外销给了日本国,十几亿人口的文明古国,加上日本、台湾省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每年分三、五十方好端砚,其稀贵程度绝对比钻石更惊人。再一次证明我们的前人如徐世章先生的后知五百年了。黄金买砚不买钻石,这是何等的有预见性啊! 砚曾为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文明、文化承载传播了二千年,厥功甚伟,砚中瑰宝老坑佳石如今竟已在这个国度资源穷尽,岂不令人悲从中来!老坑佳石,石品丰富,质地细润如肤,前人藉此研墨挥毫,一切从心中出,一切 又从砚上来!一部古国文明史都从砚上来,今人用键盘取代了砚台,万幸!若都用砚,且要用老坑佳砚,上哪儿去找? 我看是该让老坑佳石以克论价的时候了。天青、蕉白、鱼冻、金钱线、青花、火撩,石眼、冰纹、胭脂晕、石皮、翡翠斑……老坑佳石啊,这些奇美的石品和前人钟爱的美丽的石品的称谓,梦一样让人挂怀啊!美石无价,论克又如何?消逝的一切美好、珍贵的东西会再生吗?
作者:刘鸿伏 湖南省政协法制委办公室
2011年4月19日草于百砚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