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首届“端砚文化节” 王建华
肇庆市首届“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虽说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那隆重的场面、依然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毕竟这是端砚问节一千多年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文化节,我作为“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自然是感想颇多。
隆重的开幕式 记得2002年6月2日下午4时,端砚故乡肇庆市天宁广场前异常热闹,规模盛大的“肇庆国际旅游文化节”中最具有肇庆特色的“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开幕和“金奖端砚评选”颁奖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原中国第一任驻美国大使柴泽民先生;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女士;全国政协委员、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邬梦兆先生;著名旅美画家詹忠效先生;肇庆籍书画家曾景充、郝鹤群、黎楚池生生;海派砚刻大师丁伟鸣先生;广东省宝玉石协会会长苏成曼先生;副会长成大均先生应邀出席了仪式。时任肇庆市委书记陈均伦;肇庆市市长江海燕;肇庆市委副书记何熙平等肇庆市委市政府五套班子成员出席了开幕式。 时任肇庆市委副书记何熙平同志在开幕式上说: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肇庆市人民政府主办,肇庆市端砚协会承办的“肇庆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开幕,参展者有来自浙江、江苏、安徽、香港及本少中国文房四宝的生产厂商,有肇庆市从事端砚研究、生产的厂家,展览通过名砚、名墨、名纸、名笔展销和宣传的方式,使具有我国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文房四宝,特别是肇庆的端砚既拓宽了专业市场,又向世人宣传了肇庆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沉浸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女士在仪式上高度赞扬这次“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她说“端砚与宣纸、书画纸、毛笔、书画墨及其相关产品增色是中国文房四宝行业中传统优秀产品,而端砚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宝中之宝,是肇庆人民聪明与智慧的结晶。端砚作为中国砚的代表,以其历史悠久、石质细腻温润、石品上乘、工艺精湛而著称,并享誉国内外”。 “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成功举办,标志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端砚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化节,标志着肇庆市端砚事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端砚作品大检阅 这次“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是端砚界的一次大检阅,同时也是端砚艺术的大比拼。在天宁广场中央两方巨型端砚是当今端砚中最大的。其中一方“星湖烟雨砚”,砚长2.8米、宽3.96米,砚石采自端溪斧柯东,这方“星湖烟雨砚”取材星湖全景,牌坊广场、七星岩、五龙亭、星湖堤一应俱全,宽阔的星湖水面几只龙舟在竞赛,周围游艇嬉戏,好一幅“人间仙境”。“星湖烟雨砚”可以说是本地特产本地题材的经典之作。七星名砚工艺厂近十名砚刻艺人历时半年多才雕刻而成。此砚已被肇庆市旅游发展局收购,陈列在星湖景区内,为美丽的星湖又添一美景。另一方“端溪九龙戏珠砚”是目前的最大的端砚,它长4.5米,宽3.15米,厚0.45米,重达10吨以上。这方稀世巨砚由肇庆市端茗砚雕工艺厂生产,石料取于端溪斧柯东,该砚“因石构图、因材施艺”,运用杂形四边雕花砚式,用高浮雕表现手法将九条巨龙表现行活灵活现、霸气十足,立意为“九州同庆、中华腾飞”。 两方巨砚不但每天吸引着无数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合影留念,还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在天宁广场大堂,四位年轻的端砚艺人正用钢制刻刀的一刀刀刻着端砚图案,有的刻山水、有的刻人物、有的刻龙风,不少群众从中了解到端砚制作的过程。在天宁广场二楼,33家端砚协会的团体会员在近千平方米的展览大厅摆开了“龙门阵”,各端砚厂家出尽招数、各领风骚,他们把自己的镇厂之宝都拿出来向世人展示。新砚、旧砚、仿古砚,老坑、麻子坑、坑仔岩、冚罗蕉、宋坑、梅花坑、古坑岩应有尽有;山水、人物、兽类、花鸟鱼虫、瓜果蔬菜各种题材各具特色;不足一寸的微型端砚,大到丈余的巨型端砚,洋洋洒洒上万方端砚使整个端砚大厅成了端砚的海洋。不少端砚行家说:“现在是端砚问世以来政府最关心端砚的时候,我们端砚人理应要抓住机遇,全力以赴,办好端砚文化节”。据不完全统计,在文化节举办的五天里,到场参观选购端砚的市民和游客就有几万人,不少市民每天必到,他们看到端砚现在这种规模和影响都为自己是端砚故乡人而感到自豪。不少家长专程带小孩来参观,他们说让小孩从小认识端砚,就是要把端砚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专程从北京来肇庆参加文化节的空军某部大校陈国源先生是一位砚台收藏家,他于1994年收藏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的“星湖春晓砚”,这次来肇庆他天天泡在端砚展场,跟端砚艺人交流制砚藏砚心得,最后他把带来的上万元全部买了端砚,他回京后给我的来信写道:“……看来肇庆市全民皆砚,高举端砚名片,大力私扬端砚文化,令人振奋,预示着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端砚文化再创辉煌。事实胜地于雄辩,历史将再一次证明,能领导石砚文化,独领风骚叭我端溪砚矣!”在展览期间广州军区司令员刘镇武、原广东省省长朱森林等省市领导专程来参观端砚,不少港澳合同胞,日本、新加坡、韩国的端砚爱好者也都慕名专程来肇庆参加端砚文化节。 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端砚因石质细腻,石品丰富,发墨不损毫而被世人尊为众砚之首。端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跟肇庆人民特别是世代从事端砚开采和生产的端砚艺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是分不开的。今天,虽然端砚的实用价值已逐渐被誉被艺术价值所代替,但是端砚继续为中国的先进文化和肇庆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端砚展场另一边,来自全国各地文房四宝厂家展出了歙砚、恩州砚、宣纸、湖笔、徽墨以及相关的图章石、印泥、绘画工具等文化用品。让肇庆人民实实在在品尝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金奖端砚问世 在天宁广场二楼正面大厅,常常围满了参观的群众,这里正在举行的是“端砚文化节全奖端砚评选”获奖作品展。在这次“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举行期间,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肇庆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肇庆市端砚协会共同举办了“金将端砚评选”活动。这次评审从送评的300多方端砚精品中,评出了金奖端砚10方,银奖端砚20方,铜奖端砚54方,特别奖端砚2方,最佳石质奖端砚10方,最具创意奖端砚10方,优秀奖端砚109方。本次金奖端砚评选属国家奖,评委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女士、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砚刻大师丁伟鸣先生、肇庆市端砚协会会长吴家仿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先生、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演良先生、以及美术界、理论界的知名人士,政府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公证处对评选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在“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开幕仪式上,嘉宾和市领导们为获奖者颁奖,许多获奖者激动地说,这是政府对端砚界的最高奖赏,作为端砚人他们一定不辜负政府的希望,为端砚事业的发展尽心尽责。
端砚的春天 肇庆历史悠久,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肇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端砚事业的发展,成立了端砚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统一指导,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对端砚事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为端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和提供了保障。2001年12月30日,在肇庆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肇庆市端砚协会成立,这标志着肇庆端砚事业的发展走上了保护与开发、科研与创新、生产与销售、管理与服务等规范化管理的新台阶。 这次“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圆满结束了,但文化节产生的余波将永远在空中回荡,而且越传越远。今年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建设“文化大省”,肇庆市委书记林雄、市长邓耀华提出建设“文化名市”,随着这一目标的实现,“端砚”这一中华文化瑰宝,一定会以她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