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别:坑仔岩 作者:刘演良 规格:40cm×32cm×5cm
作者是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刘演良。此砚以坑仔岩砚石制作,尺寸为40×32×5厘米,石品有蕉叶白、天青、青花、石皮和多颗石眼。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他与几个客人在明月之夜泛舟夜游赤壁。当时“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平静的江面倒映着明月星空,连成白茫茫一片,放开一叶扁舟纵游,犹如御风凌空而行。于是苏轼大发怀古幽情,从赤壁大战的历史往事中引发出一大段关于人生哲理的议论。本砚就是以苏轼夜游赤壁为题材来构图。作者以苏轼文章中描写的情景与石品结合来设计图案,砚台上端和右边的褐红色石皮正好喻为赤壁,石眼则喻为倒映于水面的月亮和星星。砚堂中展示出蕉叶白、天青、青花等名贵石品,质地细润纯净,喻为开阔的江面。砚堂右下角刻画一叶轻舟,舟中人影依稀可辨。旁边是高大的山崖,崖壁间有意雕刻一株古松横斜而出,更增添了赤壁的高峻感。观赏这幅画面,联想《前赤壁赋》描写的意境,使人觉得意蕴深远,颇耐品味。对照上面的高兆“赤壁端砚”,其立意本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怀古感慨,此砚立意则本于《前赤壁赋》中“明月清风,吾与汝所共适”的旷达幽情。 |